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计算机网络技术(510202)
二、入学要求
面向高中、中职毕业生
三、基本修业年限
全日制三年
四、面向职业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  | 所属专业类(代码)  | 对应行业(代码)  | 主要职业类别(代码)  | 主要岗位类别或技术领域举例  | 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举例  | 
电子信息大类 (51)  | 计算机类 (5102)  |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64)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65)  | 信息和通信工程技术人员(2-02-10) 信息通信网络维护人员(4-04-01) 信息通信网络运行管理人员(4-04-04)  | 网络售前技术支持 网络应用开发 网络系统运维 网络系统集成  | Web前端开发工程师 网络工程师 系统管理工程师  | 
五、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的信息和通信工程技术人员、信息通信网络维护人员、信息通信网络运行管理人员等职业群,能够从事网络售前技术支持、网络应用开发、网络系统运维、网络系统集成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六、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一)素质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崇尚宪法、尊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全球视野;
4.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
6.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二)知识
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文明生产等相关知识;
3.了解信息技术、云计算和信息安全基础知识;
4.掌握数据库的基本知识和程序设计基本知识;
5.掌握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和TCP/IP协议簇知识;
6.掌握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
7.熟悉常用网络测试工具的功能和性能特点。
8.熟悉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结构组成及网络设备性能特点;
9.掌握网络规划与设计的基本知识;
10.熟悉网络工程设计安装规范;
11.掌握网络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
12.掌握软件定义网络的基本理论及网络虚拟化知识;
(三)能力
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具有团队合作能力;
4.具有本专业必需的信息技术应用和维护能力;
5.能够对网络设备、网络安全设备、服务器设备和无线网络进行安装与调试;
6.能够熟练操作常用网络操作系统,并在Windows和Linux平台上部署常用的网络应用环境;
7.能够根据用户需求规划和设计网络系统,并部署网络设备,对网络系统进行联合调试;
8.能够设计、实施中小型网络工程和数据中心机房;
9.能协助主管管理工程项目,撰写项目文档、工程报告等文档;
10.具有计算机网络安全配置、管理与维护能力;
11.具有网络应用系统设计、开发及维护能力和数据库管理能力;
12.具有网络虚拟化及云平台系统搭建和系统平台设备配置部署能力。
七、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
(一)课程设置
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1.公共基础课程
包含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体育、就业创业指导、大学生安全与心理健康教育、高职英语、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等8门课程。
课程类别  | 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学时分配  | 教学周数  | ||||||
理论教学  | 实践教学  | 第一学年  | 第二学年  | 第三学年  | ||||||||
15  | 18  | 18  | 18  | 18  | 14  | |||||||
公共基础课  | 1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45  | 3  | 36  | 9  | 3  | |||||
2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72  | 4  | 58  | 14  | 4  | ||||||
3  | 形势与政策  | 69  | 4  | 50  | 19  | 1  | 1  | 1  | 1  | |||
4  | 体育  | 108  | 6  | 18  | 90  | 2  | 2  | 2  | ||||
5  | 就业创业指导  | 8  | 0.5  | 4  | 4  | 4/1-1  | 4/1-1  | |||||
6  | 大学生安全与心理健康教育  | 8  | 0.5  | 4  | 4  | 4/1-1  | 4/1-1  | |||||
7  | 高职英语  | 132  | 8  | 72  | 60  | 4  | 4  | |||||
8  | 计算机基础与应用  | 60  | 4  | 30  | 30  | 4  | ||||||
2.专业课程
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综合实训课和专业限选课。
专业基础课程
包括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硬件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云计算机导论、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网页设计基础、Linux系统管理、数据库技术与应用、信息网络布线等9门课程。
课程类别  | 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学时分配  | 教学周数  | ||||||
理论教学  | 实践教学  | 第一学年  | 第二学年  | 第三学年  | ||||||||
15  | 18  | 18  | 18  | 18  | 14  | |||||||
专业基础课  | 9  | 程序设计基础  | 60  | 4  | 30  | 30  | 4  | |||||
10  | 计算机硬件基础  | 60  | 4  | 30  | 30  | 4  | ||||||
11  |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  | 60  | 4  | 40  | 20  | 4  | ||||||
12  | 云计算与虚拟化  | 45  | 3  | 20  | 25  | 3  | ||||||
13  | 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  | 72  | 4  | 32  | 40  | 4  | ||||||
14  | 网页设计基础  | 72  | 4  | 32  | 40  | 4  | ||||||
15  | Linux系统管理  | 72  | 4  | 32  | 40  | 4  | ||||||
16  |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  | 72  | 4  | 32  | 40  | 4  | ||||||
17  | 信息网络布线  | 72  | 4  | 30  | 42  | 4  | ||||||
(2)专业核心课程
包括Linux服务管理、网站建设与管理、路由交换技术、网络系统集成、云计算综合运维、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等6门课程。
课程类别  | 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学时分配  | 教学周数  | ||||||
理论教学  | 实践教学  | 第一学年  | 第二学年  | 第三学年  | ||||||||
15  | 18  | 18  | 18  | 18  | 14  | |||||||
专业核心课  | 18  | Linux服务管理  | 72  | 5  | 30  | 42  | 4  | |||||
19  | 网站建设与管理  | 72  | 5  | 30  | 42  | 4  | ||||||
20  | 路由交换技术  | 72  | 5  | 30  | 42  | 4  | ||||||
21  | 网络系统集成  | 72  | 5  | 30  | 42  | 4  | ||||||
22  | 云计算综合运维  | 54  | 3  | 14  | 40  | 3  | ||||||
23  |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 54  | 3  | 14  | 40  | 3  | ||||||
(3)综合实训课
包括系统管理项目实训、网络运行与运维等2门课程。
课程类别  | 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学时分配  | 教学周数  | ||||||
理论教学  | 实践教学  | 第一学年  | 第二学年  | 第三学年  | ||||||||
15  | 18  | 18  | 18  | 18  | 14  | |||||||
综合实训课  | 24  | 系统管理项目实训  | 48  | 3  | 0  | 48  | 8/1-6  | |||||
25  | 网络运行与维护  | 60  | 4  | 0  | 60  | 10/1-6  | ||||||
(4)专业限选课
Web前端开发方向包括JavaScript高级编程、Web前端应用开发、Web开发项目实战和网络运维管理方向包括存储技术、无线局域网技术、云计算技术与应用等课程。
课程类别  | 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学时分配  | 教学周数  | ||||||
理论教学  | 实践教学  | 第一学年  | 第二学年  | 第三学年  | ||||||||
15  | 18  | 18  | 18  | 18  | 14  | |||||||
专业限选课  | 26  | JavaScript高级编程  | 72  | 5  | 32  | 40  | 4  | |||||
27  | Web前端应用开发  | 72  | 5  | 32  | 40  | 4  | ||||||
28  | Web开发项目实战  | 108  | 8  | 30  | 78  | 6  | ||||||
29  | 存储技术  | 72  | 5  | 32  | 40  | 4  | ||||||
30  | 无线局域网技术  | 72  | 5  | 32  | 40  | 4  | ||||||
31  | 云计算技术与应用  | 108  | 8  | 30  | 78  | 6  | ||||||
3.专业基础课程和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序号  | 专业基础课程  | 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 课程 负责人  | 
1  | 程序设计基础  | 引领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管理和开发工作中的语言编程的知识和技术。主要内容包括数据类型、变量、输入、输出、控制结构、模块、函数、数组和文件,还有面向对象等编程概念。  | 朱珍元  | 
2  | 计算机硬件基础  | 引领学生全面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原理,重点掌握计算机硬件安装与调试、软件安装与调试、数据安全与恢复、故障诊断与排除、性能测试与优化等内容。  | 窦明  | 
3  |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  | 引领学生对计算机网络一个清晰的了解,掌握IP地址、网络协议等网络基本知识,重点掌握TCP/IP协议簇的网络协议结构。  | 朱萍  | 
4  | 云计算与虚拟化  | 引领学生掌握云计算基础概念、应用前景以及基本原理,至少掌握一种虚拟化技术的服务安装和应用。  | 郭标  | 
5  | 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  | 引领学生初步了解网络操作系统,主要介绍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安装,磁盘管理,网络配置与连接,文件系统管理,web、DNS、DHCP等基本服务搭建和管理,掌握活动目录,常见网络故障处理方法。  | 夏韫韬  | 
6  | 网页设计基础  | 引领学生掌握网页设计所设计的DIV+CSS知识和技术,通过知识讲解和项目实战明细网页设计方法,善用HTML语言进行网页编辑,以胜任网络应用开发。  | 李娟  | 
7  | Linux系统管理  | 引领学生掌握Linux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管理,熟悉系统安装、配置,系统网络配置、SELinux安全设置、文件和目录的操作以及用户和组的管理等,掌握故障排查、系统恢复技术、调节和维护系统内核等知识。  | 张林静  | 
8  |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  | 引领学生掌握数据库安装、配置和管理知识和技术。通过项目化教学明晰数据库运维岗位的需求,掌握SQL语句进行数据库相关操作。  | 胡强  | 
9  | 信息网络布线  | 引领学生了解综合布线是一种模块化的、灵活性极高的建筑物内或建筑群之间的信息传输通道。掌握话音设备、数据设备、交换设备及各种控制设备与信息管理系统连接方式。  | 夏韫韬  | 
4.专业核心课程和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序号  | 专业核心课程  | 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 课程 负责人  | 
1  | Linux服务管理  | Linux系统的进程、文件、用户和存储等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操作命令,配置和维护主流服务器的基本方法。运用Linux操作系统组建、维护和管理Linux服务器的操作技能等。  | 张林静  | 
2  | 网站建设与管理  | 本课程以WordPress博客平台为例,系统讲述网站的规划、设计、制作、推广、管理、维护等知识点,着重介绍网站交互服务系统的建立、网页维护、后台据库管理与维护、网站的宣传与推广、网站的日常维护以及网站的安全与防护。  | 朱萍  | 
3  | 路由交换技术  | IP地址的基本概念、常见协议和网络互联设备的主要功能等。路由器和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的配置方法与调试技巧,在局域网和广域网工作环境中的典型应用等。  | 王宏群  | 
4  | 网络系统集成  | 网络需求分析、网络工程设计、网络工程招投标、网络工程实施、网络测试与验收等方面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网络工程规划、逻辑结构设计、网络设备选型以及工程实施的基本工艺和方法。  | 王宏群  | 
5  | 云计算综合运维  | 利用某公有云构架一个典型企业的云服务,大数据计算服务进行数据仓库建设,由一个多人的团队负责实施和运维。进行角色分工、数据权限、多用户协同等管理工作,同时还能实现任务的自动调度、任务监控、错误告警及处理等运维工作。  | 张林静  | 
6  |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 网络安全技术基础、网络安全体系及管理、黑客攻防与检测防御、密码与加密技术、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计算机及手机病毒防范、防火墙应用技术、操作系统及站点安全、数据库及数据安全、电子商务安全、网络安全新技术及解决方案等。  | 郭标  | 
5.综合实训课程和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序号  | 专业核心课程  | 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 课程 负责人  | 
1  | 系统管理项目实训  | 本实训课程基于网络技术、Windows、linux等课程基础上全面实施的实训课程,主要涉及系统管理、网络基本配置、安全管理以及典型网络服务器搭建等各内容,通过本实训使学生具备多维度的系统管理维护能力,具备服务故障诊断与排除能力,保障服务器正常运行。  | 朱萍  | 
2  | 网络运行与维护  | 本实训课程涉及网络系统正常、可靠、安全运行的一系列管控措施,涵盖网络管理准备、服务器配置与资源管理、网络安全管理、网络故障诊断与排除、网络系统监控、网络系统运行优化与维护评价等。通过本实训使学生具备多维度的网络系统维护能力,包括纠错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预防性维护等能力。  | 王宏群  | 
6.专业限选课程和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序号  | 专业方向  | 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 课程 负责人  | 
1  | Web前端开发  | 指引学生就业方向从事网络Web前端开发方向,通过《JavaScript高级编程》加强web开发基础能力培养,结合《Web前端应用开发》框架的介绍来全面掌握web前端开发,再通过《Web开发项目实战》以胜任网络Web前端开发。  | 朱珍元  | 
2  | 网络构建与运维  | 指引学生就业方向从事云计算和网络运维方向,通过《存储技术》学习来掌握数据存储和管理,学习《无线局域网技术》加强网络连接方式的拓展,《云计算技术与应用》来胜任云计算机运维岗位工作。  | 王宏群  | 
8.实践性教学环节
主要包括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设计、社会实践等。实训可在校内实验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等开展完成;社会实践、顶岗实习、跟岗实习由学校组织可在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的计算机网络应用企业开展完成。实习主要包括企业认知实习、局域网组网实训、网络应用开发实训、网络构建与管理实训、跟岗实习、毕业设计(论文)与顶岗实习等。实训实习既是实践性教学,也是专业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应注重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应严格执行《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和《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顶岗实习标准》要求。
专项实践课  | 32  | 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  | 150  | 4  | 36  | 114  | 50/2-4  | ||||||
33  | 见习  | 120  | 4  | 120  | 4周,安排在第二学期暑假  | ||||||||
34  | 社会调查  | 90  | 4  | 90  | 3周,安排在第四学期暑假  | ||||||||
35  | 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  | 540  | 18  | 540  | 18周,安排在第六学期  | ||||||||
(二)学时安排
总学时2752学时,每18学时约折算1学分,合计140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502学时,实践性教学1918学时。顶岗实习6个月,采用集中或分阶段安排实习时间。选修课含专业限选课252学时、公共选修课程36学时、网络通识课108学时。
八、教学基本条件
(一)师资队伍
1.队伍结构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现有专职教师8人,兼课4人,外聘行业教师若干名,均为本科及以上计算机及相关学历。其中副教授2人,讲师6人,骨干教师1人,双师型4人。
2.专任教师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出生  | 职称  | 学历  | 学位  | 双师型  | 专业特长  | 
1  | 窦明  | 男  | 196804  | 助教  | 大学  |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操作系统  | ||
2  | 郭标  | 男  | 196807  | 讲师  | 大学  | 学士  | 是  | 程序设计,网络安全  | 
3  | 李娟  | 女  | 198802  | 助教  | 大学  | 学士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站建设与管理  | |
4  | 王宏群  | 男  | 197510  | 副教授  | 大学  | 硕士  | 是  | 网络工程  | 
5  | 夏韫韬  | 男  | 198408  | 讲师  | 硕士研究生  | 硕士  | 通信与信息系统 物联网  | |
6  | 张林静  | 女  | 198809  | 讲师  | 硕士研究生  | 硕士  | 是  | 计算机网络、云计算  | 
7  | 朱萍  | 女  | 197207  | 副教授  | 大学  | 硕士  | 是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8  | 朱珍元  | 女  | 198501  | 讲师  | 硕士研究生  | 硕士  | 是  | 软件开发  | 
3.专业带头人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带头人郭标,男,1968年7月出生,于1992年7月安徽大学计算机软件专业毕业,本科学历,学士学位,高校讲师职称,计算机网络教研室主任。郭标老师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计算机方面教学工作,主要担任程序设计、数据库管理和网络安全技术等课程主讲工作,并兼顾J2EE方面软件开发,教学成绩显著,所带学生团队在省级职业技能大赛中多次获奖。从2005年就开始负责计算机网络专业建设,先后主持过省级质量工程3项和省自然科学项目1项,参编教材1本,多少获得过院级教学成果奖。
行业专家,李志成,男,安徽恒灿通信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任工程总监;获得的认证有HCIE R&S、HCNA-Cloud、HCDP-Fast、华为授权HCNP认证讲师、华为授权HCIE认证讲师、华为授权Cloud认证讲师、H3C授权H3CSE认证讲师,H3C2014年度金牌讲师。自2009年起,一直活跃在网络技术培训第一线,培养出上百名H3CTE、HCIE等工程师。
4.兼职教师
李志成,男,安徽恒灿通信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任工程总监;多年的项目经验和教学经验,使其无论是在对渠道客户的教学,还是针对在校学生的教学,以及针对行业客户的教学,都能够得到很高的评价。在我院担任《网络安全技术》、《云计算技术与应用》、《网络运行与运维》等授课讲师。
汪玲,女,安徽瑞恩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任技术总监,拥有建筑电气工程师证书,在我院担任《综合布线》、《网络安全技术》等授课讲师。
(二)教学设施
主要包括能够满足正常的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所需的专业教室、实训室和实训基地。
1.专业教室
一般配备黑(白)板、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响设备,互联网接入,并具有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安装应急照明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无阻。
2.校内实训室
(1)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
配置计算机,多功能综合布线实训墙,综合布线实训台、布线认证测试仪、光纤熔接机等设备,WiFi环境,安装Office套件或AutoCAD软件等。支持信息网络布线、网络系统集成、项目实践等课程的教学与实训。
(2)路由交换实训室
配置计算机,核心交换机、汇聚交换机、接入交换机、无线控制器、无线AP、路由器、无线路由器等设备,WiFi环境,安装Office套件、Packet Tracer、GNS3、网络管理软件,支持路由交换技术、网络运行与维护、高级网络互联技术、无线局域网组建、网络构建与管理实践等课程的教学与实训。
(3)网络安全实训室
配置计算机,服务器、防火墙、VPN网关、安全审计、入侵防护系统、网络隔离、网络存储、电口交换机、光纤交换机等设备,互联网接入,安装Office套件、Windows Server、CentOS、Linux软件等,支持网络安全设备配置与管理、网络运行与维护、网络系统集成、网络存储技术、Linux操作系统管理、Windows Server操作系统管理、网络工程实践等课程的教学与实训。
(4)Web开发实训室
配置计算机,服务器、接入交换机等设备,WiFi环境,安装Web开发所需的各种软件等,支持程序设计基础、网页设计基础、JavaScript、Python应用开发、web前端开发、网络管理与维护等课程的教学与实训。
3.校外实训基地基本要求
具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能够提供开展网络系统集成、网络运行与维护、网络安全管理、网络应用开发等实训活动,实训设施齐备,实训岗位、实训指导教师确定,实训管理及实施规章制度齐全。
4.学生实习基地基本要求
具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能提供网络售前技术支持、网络web应用开发、网络系统运维、网络系统集成等相关实习岗位,能涵盖当前网络技术产业发展的主流技术,可接纳一定规模的学生安排顶岗实习;配备相应数量的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进行指导和管理;有保证实习生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规章制度,有安全、保险保障。
5.支持信息化教学方面的基本要求
具有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等的信息化条件。引导鼓励教师开发并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教学平台,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三)教学资源
主要包括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教师专业教学研究和教学实施需要的教材、图书及数字化资源等。
1.教材选用基本要求
按照国家规定选用优质教材,禁止不合格的教材进入课堂。学校应建立由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和教研人员等参与的教材选用机构,完善教材选用制度,经过规范程序择优选用教材。
2.图书文献配备基本要求
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方便师生查询、借阅。专业类图书文献主要包括:有关网络技术、方法、思维以及实务操作类图书,信息技术和传统文化类文献等。
3.数字教学资源配置基本要求
建设、配备与本专业有关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库、虚拟仿真软件、数字教材等专业教学资源库,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动态更新、满足教学。
九、毕业要求
学生在校期间应获得不低于140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必须全部考核通过获得相应的学分,公共必修课30学分,专业必修课51分。专业限选课不低于10学分,公共选修课不低于6学分,网络通识课不低于6学分,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活动5学分。
十、质量保障
(一)学院和信息信息管理系建立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完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实习实训、毕业设计以及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资源建设等方面质量标准建设,通过教学实施、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达成人才培养规格。
(二)学院、信息信息管理系和专业完善了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定期开展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建立健全巡课、听课、评教、评学等制度,建立与企业联动的实践教学环节督导制度,严明教学纪律,强化教学组织功能,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
(三)学院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并对生源情况、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
(四)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研充分利用评价分析结果有效改进专业教学质量。所有的学生都是可造之材,所有的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除了利用常规的考核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之外,对学生的认知、技能、情感等方面多维度考核。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是安徽省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