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同志参加了内蒙古、湖北、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审议,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经济界委员,并分别作了重要讲话。
(一)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重要讲话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重点讲了关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也是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自成立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少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句空洞口号,必须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一要坚持人民至上。党章明确规定,我们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就充分验证了不同性质的政党和社会制度的政治本质。在重大疫情面前,我们一开始就鲜明提出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二要紧紧依靠人民。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我们要坚持人民民主,更好把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紧紧依靠人民。要积极主动作为,在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支持市场主体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等方面推出一些管用举措,有针对性部署对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具有牵引性的重大规划、重大改革、重大政策,在应对危机中掌握工作主动权、打好发展主动仗。三要不断造福人民。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要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社保、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实际问题,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清醒认识到,自己手中的权力、所处的岗位,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切实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着力抓好黄河流域、“一湖两海”、乌海及周边地区等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四要牢牢植根人民。我们党要做到长期执政,就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要坚定不移反对腐败,坚持不懈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防止发生因脱离群众而最终失去群众的现象。
(二)参加全国政协经济界委员联组会时重要讲话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重点讲了当前经济形势和任务。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发挥我国作为世界最大市场的潜力和作用,明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方向,巩固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巩固农业基础性地位,落实“六稳”、“六保”任务,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确保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推动我国经济乘风破浪、行稳致远。面向未来,我们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加快推进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增长极,着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加快完善安全发展体制机制,补齐相关短板,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积极做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六保”是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重要保证。要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强化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帮扶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做到粮食生产稳字当头、煤电油气安全稳定供应,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障基层公共服务。同时,要在“稳”和“保”的基础上积极进取。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强化责任担当,不折不扣抓好中共中央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落实。要加强协同配合,增强政策举措的灵活性、协调性、配套性,努力取得最大政策效应。要转变工作作风,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把更多力量和资源向基层下沉,在务实功、求实效上下功夫,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三)参加湖北代表团审议时重要讲话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重点讲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问题。总书记指出,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风险,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事关社会政治大局稳定。要正视存在的问题,加大改革力度,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坚持整体谋划、系统重塑、全面提升,着力从体制机制层面理顺关系、强化责任。一要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立足更精准更有效地防,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优化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能设置,健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创新医防协同机制,强化各级医疗机构的疾病预防控制职责,督促落实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责任。健全疾控机构与城乡社区联动工作机制,加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病预防控制职责,夯实联防联控的基层基础。二要提升疫情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改进不明原因疾病和异常健康事件监测机制,实现传染病实时直报和症状信息直接抓取。建立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机制,健全网络直报、医疗卫生人员报告、药品销售监测、科研发现报告、舆情监测等多渠道监测预警机制。加强传染病等重大疫情应对处置能力建设和培训演练。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增强对传染病病原体、健康危害因素和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的能力。建立适应现代化疾控体系的人才培养使用机制。三要健全重大疫情救治体系。统筹应急状态下医疗卫生机构动员响应、区域联动和人员调集,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机制。加强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等基地建设,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优化科研攻关体系和布局。四要完善公共卫生应急法律法规。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公共卫生法律法规体系,健全权责明确、程序规范、执行有力的疫情防控执法机制。普及公共卫生安全和疫情防控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全民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用法意识和公共卫生风险防控意识。五要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坚持预防为主,创新爱国卫生运动方式方法,推进城乡环境整治,完善公共卫生设施。把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加快建设适应城镇化快速发展、城市人口密集集中特点的公共卫生体系,深入持久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四)参加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审议时重要讲话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场疫情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刻影响,对我国安全和发展也产生了深刻影响。全军要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扎实推进军队各项工作,坚决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2020年目标任务,坚决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军政军民团结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显著政治优势,这场疫情防控斗争充分彰显了这一点。我军要在完成好军事任务的同时,支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协助地方做好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工作。中央和国家机关、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满腔热情为广大官兵排忧解难,汇聚起强国兴军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