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8日,学院“追光”实践团18名师生赴皖北、皖中地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以“沿着总书记足迹看安徽”为主线,涵盖主题研学、志愿服务、思政展演、心理辅导四大板块,在5天行程中跨越4市,用青春脚步丈量江淮大地发展脉搏。
实践团循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的足迹开展深度研学。在阜南王家坝,实践团走进蒙洼蓄洪区,通过入户访谈、口述史整理等方式,记录当地干部群众践行“舍小家、保大家”王家坝精神的感人故事,深刻感悟人民至上的初心使命;马鞍山薛家洼生态园内,队员们实地考察长江岸线综合整治成效,从昔日“脏乱差”到如今“美如画”的生态蝶变中,深切体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实践伟力;在桐城六尺巷,结合《民法典》开展“传统礼让与现代法治”主题研讨,探索德治与法治融合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实践团创新打造“青春快闪+专业服务”的高铁志愿服务新模式,在往返行程中与铁路系统开展联勤联动。警院学子发挥专业特长,协助开展安检督导、反诈宣传、秩序维护等工作;同时以“青春快闪”形式表演舞蹈、合唱等,将安全知识与文艺表演有机融合,让旅途充满正能量。这一创新做法获铁路系统高度评价,相关新闻被《中国青年报》《法治日报》《合肥日报》、安徽卫视、安徽交通广播等多家主流媒体转载报道,浏览量近1000万。
实践团精心打造“追光”青春思政课展演,先后在阜南一中、马鞍山监狱、桐城东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单位开展3场展演,覆盖500余人次。通过“故事宣讲+艺术展演”模式,生动展现学院四位优秀毕业学子扎根基层、戍边报国的青春故事。活动融入学生原创文艺节目:展现青春力量的舞蹈《热烈》、传递时代担当的朗诵《闪耀吧,青春的火光》以及引发全场共鸣的合唱《有我》,以艺术形式让思政教育更接地气、更入人心。
实践团深入阜南曾老庄社区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活动。学院心理咨询专业以及心理健康协会志愿者发挥专业优势,创新设计“心灵剧场”“情绪涂鸦”“放飞梦想”等系列心理辅导课程,为30余名留守儿童学会情绪表达,提供暖心陪伴。针对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亲子沟通问题,团队特别设计“时间胶囊”活动,引导孩子们写下对父母的思念与心里话。
“这是一次思想的洗礼,更是一次成长的历练。”实践团指导教师表示。据悉,学院将把此次实践成果转化为思政育人资源,通过举办成果展、编撰案例集等方式,让更多学生从中受教育、长才干。警院学子将继续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书写更加精彩的青春答卷。(供稿:学生处(团委) 一审:王恒倩 二审:陈杰 三审:鲁红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