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结题报告

发布者:公共管理系发布时间:2013-11-13浏览次数:40

附件3

安徽省高等学校

省级教学研究项目结题报告

项目名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司法会计专业

应用型人才的理论与实践》      

项目级别:                            

批准文号:           20101580     _________

项目主持人:                         

项目主持人所在学校: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   

结题形式:        研究报告、论文          

项目起止年月: 20111月开始 2013 1月结束

填表时间:      2013      1     10  

安徽省教育厅高教处制

一、参加研究人员及项目研究中承担的主要工作

序号

姓名

职称

在项目研究中承担的主要工作

1

张莉

副教授

项目总体主持、规划和社会调研工作

2

袁泉

副教授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行专业课程设置和改革

3

尹瑜

副教授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行教学实践环节的研究

4

冯军

讲师

探索专业课程理论教学的新模式,力图培养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

5

杨鸿艳

讲师

对会计专业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进行调研

其中:

项目主持人基本情况

姓名

张莉

出生年月

1976.01.31

  

硕士

  

副教授

  

所在单位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

联系电话

13500504760

二、总结报告

主要内容包括:项目执行情况;成果特色、推广价值以及尚有那些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司法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项目自立项以来,本项目组成员在项目主持人的带领下,高度重视项目的开展,严格执行项目任务书中的要求,项目执行情况具体如下:

一、对会计和司法会计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情况进行了调研和分析

满足社会需求,是我们培养专业人才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所以该部分是进行项目研究的重点和出发点。调研工作主要分两大块进行:第一,校内通过与毕业班班主任和学校就业部门合作,整理搜集了自2008年我院司法会计专业第一届毕业生毕业以来共五年的毕业生就业状况数据。第二,对我院司法会计班毕业情况的分析发现毕业生主要面向一些中小型企事业单位和经济组织,从事基层会计工作。所以我们把调研工作的重点放在校外,调研对象首先是一些中小型企业事业单位,特别是一些民营企业,因为民营企业规模小、数量多、业务相对简单,出于人力资源成本的考虑,对会计人才规格的要求也相对较低。其次调研工作还深入到一些公安、检查、司法单位和部门,了解这些单位对司法会计人才的需求状况。本次调研采用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调查形式采用问卷调查表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法。

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对司法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和改革

在对司法会计专业人才社会需求状况进行调研的基础之上,本项目组确立了“以学生为本位、以能力为核心、以就业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了司法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改革。具体内容如下:

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行了课程设置和课程改革。我们在进行社会调研的基础上,对课程特别是专业课的设置进行研讨,不仅根据社会的需求安排合理的科目,而且对课时也要进行重新分配;科学地安排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教学比例,加大实践课的比重;立足于培养会计学和法学的复合型人才,合理安排法学和会计学相关课程和教材,注重具体案例的教学;最后根据课程的设置制定引进专业人才的计划,重点引进既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性人才,加强专业队伍建设。

2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

人才是通过教学来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都应围绕教学改革这个核心运行。理论教学是培养人才的基础,教学改革首先进行理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逐步改变了授课教师知识老化、方法陈旧落后、任课教师对生产、社会实际了解不多,缺乏实践经验,理论和实际脱节的现象;同时在理论教学中加强了一些非智力的、非技术性的因素,如价值观念、道德水准、意志品格、心理情感等等。其次高职教育质量高不高,有没有自已的特色,关键要看实践性教学搞得好不好。高职教育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是由它的职业性决定的,实践性教学有其独特的功能与价值,从这个意义上看,它的重要性超过了理论教学。所以高职教学改革的核心是实践教学。通过改革和探索,初步建立了“工学结合,产教统一”的新型实践教学模式。

3、继续加强和完善以“证”施教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为了实现司法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目标,必须进行“理实互促、双证融合”的教学改革。经过近几年的积极探索,我院《会计基础》、《初级会计电算化》、《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这三门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课程都配备了经验丰富的专业老师。而且,积极安排相关授课老师参加社会上知名培训班的学习,主要学习《初级会计电算化》、《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两门课程。一些培训机构办学时间长,经验丰富。我们从中了解最新的考试信息,掌握最新的知识和技能,以便合理地向学生传授。并且与培训班合作,组织学生参加考前学习培训,已经取得较好成效。

在各级领导和专家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项目组经过两年的不断探索和改革,教学研究项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以下对项目成果及具有的特色进行汇报总结:

一、项目组高度重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写

人才培养方案是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直接体现和反映。项目组高度重视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编写,结合对我院司法会计毕业生历年来的社会需求调研的情况,连续修订了20112012年度的人才培养方案。新的方案对原有方案做了较大调整,除了对课程设置进行了改革以外,还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入了“职业目标”、“职业能力与素质要求”、“职业资格证书要求”、“基本实训要求”、“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考核”等内容。更加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加大了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体现了“工学结合、双证融合”的教学和培养模式。

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改进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和手段。项目组在社会调研的基础之上,重新制定了专业课的课程标准和课程设计。并以新的课程标准和课程设计为依据,进行了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首先改变了传统的“学科本位”的课程教学目标,确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新型的课程教学目标。其次,依据课程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和创新。为了实现司法会计专业的教学目标,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水平,专业课程内容必须改变重理论、轻实践;重学科体系、忽视考证能力培养等一系列偏离教学目标的问题,以教学目标为指导重构教学内容。最后,长期以来,课堂教学主要采用理论讲授的教学方法,教师注重对理论的讲解,脱离实际。这种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工学结合、产教结合”的高职教学模式,必须进行改革的探索。第一:优化案例教学法。教师要正确的选择案例,选取一些能够和会计工作实际相关的案例,选择案例时要选择学生能够理解且具有实用性的案例,即案例中所反映的问题是他们以后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案例的学习,提高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同时,老师也要加强引导。把各方面的知识、问题分析全面,提高一个案例的利用率。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也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传递更多的信息,提高课堂的效率,解决课时不足的难题。第二:积极采用情景教学模式,运用角色扮演法。情景教学模式、角色扮演法是对案例教学法的一种延伸,目前已在司法会计专业一些课程中运用,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充分使用虚拟工厂、虚拟财务部门等现代技术手段,将教学内容以动漫方式展示,提高学习的趣味性,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在情景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使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在一定的模拟情景下,扮演一定的角色来体验、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操作方法。

三、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实践教学环节

我院司法会计专业目前已建成校内实训实验室与校外实训基地相结合的实践教学环节。在学院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校内会计电算化实验室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并取得较好实践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之上,项目组密切加强与行业和企业的联系,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加强和推进了校外顶岗实习的力度。目前已经建成了会计师事务所、合肥五星焊接材料公司、合肥城西故事饮品有限公司等校外实训基地。在与企业签订协议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内涵建设,邀请其技术人员全程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共同开展项目课程开发和实践,保证学生顶岗实习半年以上。同时,建立健全了长效机制,完善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与校外实训基地共同建立了顶岗实习的管理机制,规范了顶岗实习的管理制度、过程控制和考核标准,共同推进顶岗的力度和广度,提高了顶岗的效果。使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受益,使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进一步贯彻和加强以就业为目标的“双证融合”的育人目标

项目组通过调研发现:资格证书是对学生实践和操作能力最好的证明,是学生就业的“敲门砖”,更是在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获取工作的重要砝码。司法会计专业学生参加的职业资格证的认证主要有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等。目前本专业已将资格证书认证内容考核融入课程体系,日常的授课内容中也穿插着职业资格考试的内容,这也是“双证融合”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院系各部门努力创造各种条件,提高学生的考试通过率,争取做到毕业生“人人持证、人人就业”。并在此基础上,扩宽职业技能证书种类,积极探讨“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外其他相关职业技能证书考试的可行性,进一步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如在上学期,我系邀请专家组织了“审计职业技能讲座”,取得学生一致好评。

通过进行本项目的研究和实践,司法会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两年来均取得较大发展。我们认为本项目在全院其他专业以及兄弟院校中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一、本项目高度重视对会计和司法会计专业社会需求状况的调研,并将调研结果形成书面报告。力图使调研成果对今后会计人才的培养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并且调研数据对本院其他专业以及兄弟院校会计专业建设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二、本项目在深入企业调研的基础之上,项目组积极与行业企业联系成立了我院司法会计专业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出席会议的行业专家有来自银行、审计、投资公司、担保、集团企业等财务部门负责人,系党政负责人及会计教研室教师参加了研讨会。专家委员会成员积极吸纳企业行业专家对于“双证融合、理实互促、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的建立有一定促进作用。项目组认为专家委员会的建立模式对于其他专业专家委员会的建立有一定借鉴意义。

三、项目组积极探索与实践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并且在总结经验基础上初步制定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管理办法内容包括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学校职责、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职责、实习实训基地协议签订、实习实训基地指导教师选聘以及检查与评估等若干内容。这些建设与管理办法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需要与本院其他专业及兄弟院校进行借鉴与交流。

经过两年的项目研究与建设,本教学研究项目取得了较大成果,但是由于项目组成员能力的有限性,在项目研究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以后的教学和工作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完善。

一、司法会计校外实训基地虽然已经正式建立,但是目前的实训基地多为一些中小企业。为体现司法会计专业特点,还应积极探索建立以公安机关、检察机关、鉴定机构为主体、以审计、会计师事务所、公司企业为辅的校外实习基地,建立完备的司法会计专业校外实习基地。

二、通过调查问卷、查阅数据等形式,目前课题组已经掌握了我院司法会计专业人才的就业和会计从业资格证得取得情况。但是数据仍然不够详实丰富。

三、目前的校外考察工作一直未很好开展。由于时间的有限性,课题组仅限于在本市范围内走访和调查了一些小型企业。下一步课题组应该积极扩宽调研的范围与方式,争取取得更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

             

          项目负责人:(签字)

                       

                                            

                                                 

                                    

三、项目成果目录

序号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作者

成果形式为教材的请注明出版社;成果形式为论文的请注明发表的期刊名称等

1

《高职会计专业(司法实务方向)〈经济法〉课程改革的探索》

论文

张莉

《合作经济与科技》CN 13-1296/N

ISSN 1672-190X

20131月刊发表

2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司法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

张莉

四、经费决算表

项目立项经费

壹万圆整

学校配套经费

壹万圆整

课题总经费    贰万圆整

课题支出经费:贰万叁仟贰佰元整

课题节余经费:无

单位财务部门意见

公章:        负责人签字:

                 

五、学校审核意见

                                    公章:

       

 

六、专家鉴定结论

鉴定专家组负责人:(签字)

专家组其他成员: (签字)

                                            

七、教育厅高教处审核意见

                              公章: